
數學實驗營並非單純地加強學校的知識內容,替孩子補課,而是讓孩子發現數學的樂趣,打破「枯燥」的刻板印象。在輕鬆、互動的環境中,孩子能以更有趣的方式接觸數學,跟科技、藝術連結,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,讓數學不再那麼遙遠,變成一個有趣的挑戰!
國小學校數學學習目標:打好基礎做好準備
學校數學課是讓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概念和技能。從國小3到6年級,學生學習的內容以螺旋式漸進,像是加減乘除、分數、小數,甚至到測量、圖形等概念。
學校的數學學習很有結構,幫助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學習到特定內容,這樣的學習方式適合有系統地建立知識框架。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學會基本的數學技巧,為未來更高層次的學習做好準備。
那麼,數學實驗營隊孩子的成長又有什麼幫助呢?
數學實驗營:從數學實驗中放飛想像
數學實驗營提供的是一個自由、互動且充滿創意的學習空間。
從動手做數學手作實驗、解開謎題、到跨學科的數學創作,這些活動不僅讓他們學到數學概念,同時能讓孩子體會到:原來數學這麼好用、這麼好玩。
原來,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解法,數學更不只是冷冰冰的計算,背後隱藏著邏輯與秩序的美感。比如從隨機到制定規則,設計「演算法」來完成「生成藝術畫」;或是發現幾何結構的關鍵,應用「張拉整體結構」打造出宛如魔術的「漂浮結構」。
這些活動不僅是數學的學習,更是現代科技、工程的日常,孩子們在遊戲與實作中,將自然接觸到數位創新和設計,我們相信,這些都是未來世界中必備的技能。
而且我們想讓孩子知道——這些都與學校所學的數學息息相關。
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被大大激發。孩子不僅能理解數學的邏輯,更能看到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,並開啟探索未知領域的無限可能。
108課綱與數學素養:學校與營隊的雙重學習的加乘效果
根據108課綱,素養教育是目前教育的核心相較於強調死記公式和定理,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應用數學,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。這與數學實驗營強調的學習方式不謀而合。我們活動設計會將數學與日常生活場景結合,孩子們透過實際操作,能夠體會到數學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,而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工具。
我們認為,學校和數感營隊的學習目標是完美的互補。在學校,孩子們學到了扎實的數學基礎,在數學實驗營,孩子們能透過多元、創意的課程設計中,應用這些知識,再次深化理解。
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數學知識不僅停留在課本上,而是在夏令營的實作中變得更具實用性。當孩子在營隊中完成數學遊戲或創意挑戰後,他們會發現數學原來可以這麼有趣,也會對學校課堂上的數學有更高的興趣和動力。從學校課程為孩子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,到夏令營則為他們提供了靈活、創意和實踐的學習機會,雙向讓數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