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覺得數學無聊的原因常是「總是在計算」、「沒什麼有趣的活動」、「不知道學了可以幹嘛」
孩子學習的痛點,也常是老師們在備課時最大的困擾。除了計算,有更好玩的學習管道嗎?如果能取材自生活的數學觀察,從「創造」的方式更能引發孩子的好奇心,繼續往下探索。
像是四年級的「角度」就很適合從「字型設計」出發。
▍ A與 𝘈
孩子們多少用過Word或PPT。一般打出來的字是正體;點選功能列的「B」,字會變成粗體;點選「I」,字就變成斜體。
從正體變斜體,字斜了多少?角度會怎麼變化呢?
我們可以先從A這個對稱字母來試試看。試著用等腰三角形畫出一個正體字A,量出A左邊的底角有多大。
接下來,我們要畫出斜體A,而且它的高度、寬度都要維持一樣。開始畫之前,想想看,斜體A左邊的底角是變大了,還是變小呢?
▍ 斜體有多斜?怎麼斜?
「因為要變得更斜,所以角度會變大」
很多孩子,或可能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,第一直覺也是這樣。只要再多想3秒,就會發現其實線更往底線貼過去,所以角度變小了。
將兩種A畫在紙上,並且量量看兩個A左邊的底角,孩子經過親自驗證之後,會對結果更有印象。
多數的字體會出幾款不同的「字重」,也就是不同的粗度給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使用。少部分的字體甚至連斜體都一起設計進去。
像是中文字體「激燃體」,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傾斜的效果。如果底角變成80°,感覺不夠有力道;但如果變成70°,又幾乎快要跌倒了。最後,設計師決定讓激燃體斜體的底角變成77°,在速度感與穩重感中取得平衡。
▍左邊等於右邊嗎?
接著,我們來觀察正體A與斜體A右邊的底角。
想想看,如果左邊的底角從正體的70°,變成斜體只剩下55°度。那麼斜體右邊的底角會怎麼變化呢?看起來很明顯是變大了。但,到底變大了多少呢?
「會剛剛好增加了15°」
經過實際測量之後就會發現──不會剛剛好是15°!原來,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會彼此影響。當A左邊的底角變小,角度並不會全都跑到右邊的底角那裡,A上方尖尖的內角也會分到一點角度。所以,右邊底角增加的角度,並不會剛好是15°。
當孩子們發現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現象跟真實答案之間有所落差,就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。在老師的引導之下,孩子們動手驗證,透過實作來理解現象背後的數學原理。
數感思考課不僅希望孩子會計算、會測量,更希望在生活中的例子認識數學、熟練數學。從啟發濃厚的好奇心作為起點,帶著孩子換條路靠近生活中的數學。
限時早鳥優惠,適合1-6年級的孩子,小班制課程,歡迎孩子一起來討論數學